税收政策推动创新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加快实现先进科技自主自力更生,必须继续争取政治和资金支持。我们继续坚持加大投入,把科技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要做好各方政策结合,形成促进科技创新的强大政治合力。从天宫、嫦娥六号、海斗一号空间站,到5G通信、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重大科技成果加速取得。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一系列财税政策措施的实施,如减税降费、加大财政投入,扎实有效,为科技创新注入强劲动力,推动新生产力蓬勃发展。财政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对支持科技创新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施减税降费结构性政策,压缩企业规模、赋权企业,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引领地位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技术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据统计,今年前8个月,现行支持科技创新的重大政策共减税降费和退税13.336亿元,有效减轻了企业税收负担。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发展新动能,坚定支持科技创新。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是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税收支持政策。 “十四五”期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不断加大,政策执行更加精准,有效增强了企业研发投入的信心和意愿。企业研发投入越多,减税效果越大,形成有效激励,形成“政策引导→研发投入。+研发→提高效率→加大研发投入”的良性循环模式。如今,企业创新能力显着增强。目前企业研发投入占社会总投入的77%以上,充分体现了其地位作为创新的推动者。尤其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于实现政府收入“减法”换取企业创新力“倍增”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财政资金投入,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十四五”期间国家财政科技支出预计达到5.5万亿元,比“十三五”期间增长34%,资金重点投向基础研究、基础应用研究和国家战略性科技问题。其中,基础研究累计投入7300亿元,年均增长12.3%。财政科技支出不是“花哨”,而是聚焦战略性重要领域,夯实科技发展物质基础创新。加快实现先进科技自主自力更生,必须继续争取政治和资金支持。财政政策方面,要继续加大投入,把科技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协调有效市场和有潜力政府的关系,优化科技支出结构,发挥财政重点项目效益,支持重点领域发展。以效率为中心,强化管理,全面提高绩效,大力提高科技资金使用效率。深化财政科技管理改革,扩大部门和科研人员自主权,资金使用“放管服”,加大科研激励力度更好地激发创新创造力。此外,支持科技创新,需要各方政策“结合”,形成强有力的政策合力,促进科技创新。综合运用财政投资、税收优惠、政府采购、资产管理、贷款担保等财政政策工具,促进增加支持科技创新的“真金白银”。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运用贷款贴息、政府投资基金、政府贷款担保制度等工具,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放千斤”作用,为科技创新贡献更多财政资源和社会资本。例如,企业常常有知识产权成本高、缺乏充分保障、申请难度大等担忧。资金紧张、融资成本较高,出台支持科技创新专项保障制度,加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风险承担和补偿,支持解决资金问题。财政政策对科技融资发挥着支撑和促进作用。科技兴则国富,科技强则国强。税收、财政等政策加大提效力度,支持科技创新,无疑将有效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实施,加快科技强国建设。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曾金华)
(编辑:王菊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