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普遍看好2026年中国经济和A股市场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孟柯 近日,国内外多家机构发布了2026年年度战略报告。根据各机构意见,2026年中国经济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同时,随着宏观经济基本面逐步向好、各行业不断涌现新的积极迹象,A股市场长期向好的基础将进一步夯实。经济增长前景广阔。多家机构发布了对中国2026年经济增长的预测。例如,高大证券11月10日发布报告称,预计中国2026年经济增长目标也定在“5%左右”。中金公司11月9日发布的报告预测,需求和落实供给侧政策,实现2026年经济增长5%左右。预计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5%左右,2026年可保持4.9%左右的增速。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敏明在11月11日举行的中信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年会上表示。瑞银投资银行高级中国经济学家宁近日表示,预计国内经济活动总体将保持韧性。 2026年,明美认为,2026年财政支出将继续适度扩张。地方债务稳步推进,改善了地方政府财力,在政策层面的经济支持和持续的动能效应下,预计2026年实际GDP增速在4.9%左右。综合基本面因素和政策节奏,2026年经济增长可能呈现“先低后高”的态势。中金公司称供给侧增减到2026年,我们将继续开展“反内卷”行动,减少低效产能,同时增加向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需求侧政策预计也将适度增长,但从结构上看,有可能出现“涨与降”相结合的情况,高效率部门支出比重增加,低效率部门支出比重减少。中国潜艇目前增速还比较高,理想的情况是需求加大力度,弥补需求缺口。 Kodai证券预计2026财年将延续“更加积极”的趋势。此外,我们将继续扩大政府融资预算中地方特别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规模。货币政策方面,预计2026年降准两次左右,总计100个基点左右。利率将下调一至两次,单次下调10个基点(bp)。 “新增超长期特别国债预计将由1.6万亿元增至1.8万亿元,地方政府特别债新增限额预计增至4.8万亿元。除了将存款准备金率从25个基点下调至50个基点外,银行预计将利用其他工具维持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中信证券发布的2026年A股市场投资策略报告显示,A股上市公司正逐步从地方债转型。中信建投在研究报告中表示,预计指数将继续上涨,但上涨速度将放缓,投资者将付出更多代价。关注改善基本面和验证繁荣。中金公司表示,到2026年,重建国际货币秩序的逻辑将进一步强化,人工智能革命将进入重大应用期,创新产业将日益普及,其他国家将走在实现上述趋势的前列。对于支撑中国资产的表现,A股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全球资金和境内居民资金的动向将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此后,国内经济可能在2026年再次进入稳定运行阶段,价格因素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可能会更加明显。 2026年,A股利润有望逐步恢复,A股整体非财务增速有望恢复至10%左右。与此同时,盈利结构可能存在一些积极因素。从市场流动性来看,中信证券表示,寻求稳定收益的绝对收益资金的持续入市应该是未来资本市场流动性上涨格局的核心,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A股大盘指数的波动性转入长期下行趋势。工具类产品可以逐步抢夺传统主观、长期产品的市场份额,并周期性放大区域、板块、主题波动,但不影响全局。中信证券表示,从行业构成来看,三个重要线索值得注意。一是传统、资源型制造业质量提升,市场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能力,利润率持续提升。其次,中国企业的“离岸化”和全球化,为利润增长和市值天花板开辟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业务应用范围、技术领域的持续趋势以及放大中国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 “当前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和创新产业趋势仍然对增长方式相对有利,增长领域经过一年多的增长,估值也有了明显提升。”中金公司认为,2026年A股市场风格或将趋于平衡。这一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源于过去三年的去产能周期,结合“反内卷”等政策发展,有望让越来越多的顺周期行业更加接近供需平衡。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信息由合作媒体和机构发布。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依据服务。投资者采取相应行动,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