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区市场供需关系逐步改善。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部分地区市场供需关系逐步改善。
2025年10月16日05:54 来源:经济报记者 熊莉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份消费市场总体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由稳转升,同比降幅收窄。不包括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连续第五个月上涨,近19个月来首次重返1%。随着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的深入和市场竞争秩序的不断优化,产品价格指数工业生产总值(IPP)逐月保持稳定,同比下降幅度继续扩大。狭窄的。 “9月份物价继续温和回升,CPI、PPI同比降幅有所缩小,核心CPI达到今年以来最高水平。”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分析预测部副主任何晓英表示。 9月份CPI环比回升,环比上涨0.1%,此前基本持平。其中,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上涨0.2个点。食品中,新鲜蔬菜、鸡蛋、新鲜水果、羊肉、牛肉价格季节性上涨,涨幅在0.9%至6.1%之间。猪肉、海鲜供应充足,价格分别下降0.7%和1.8%。受服务和能源价格下降影响,CPI环比涨幅略低于季节性水平。 CPI下降比上年同月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城市事务局首席统计师唐丽娟表示,CPI同比下降主要是尾部效应所致。从9月份-0.3%的同比CPI看,尾部效应约为-0.8个百分点,而今年物价变化的新增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按类别划分,食品和能源价格下跌。其中,食品价格下降4.4%,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与去年同月相比下降约0.83个百分点,成为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其中,不含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1.8%,涨幅扩大连续第五个月增长。服务价格上涨0.6%,但涨幅相对稳定。东方金城研发执行董事冯林认为,9月CPI环比上涨,同比降幅小幅收窄。这主要是由于消费促进政策持续影响以及当月家电、手机价格同比上涨。与此同时,近期国际金价大幅上涨也产生了影响。这抵消了当月食品价格同比大范围下跌的影响,导致整体CPI同比降幅收窄。这也是更能反映物价水平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的主要原因。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斌表示,今年以来,CPI呈现上涨趋势。从低位逐步恢复。前9个月累计同比下降0.1%,食品价格是主要因素。至于产品,由于生猪和鸡蛋生产过剩,价格较低。能源价格普遍疲软,主要原因是国际石油市场供应过剩。核心CPI继续回升。随着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政策的实施,市场供求关系逐步改善,消费品和服务价格稳步上涨。 9月份PPI连续第二个月与上月持平。供需结构改善,部分行业价格明显稳定。煤炭加工业、煤炭开采/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价格连续第二个月上涨。太阳能发电制造价格设备及零部件由降转升,非金属矿制品行业、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下降速度也趋缓。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董丽娟表示,除去年同期比较标准有所下降外,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效应持续显现,部分行业价格出现积极变化。另一方面,随着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的深入推进,相关行业同比降幅正在缩小。部分行业产能管理成效显现,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价格同比降幅放缓。煤炭加工业、铁金属压延及冶炼加工业、清洁采矿业、太阳能发电设备及零部件制造业。工业、电池制造业、矿产品工业价格下降幅度较上月分别下降8.3个百分点、3.4个百分点、3个百分点、2.4个百分点、0.5个百分点和0.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的完善和消费潜力的释放,相关行业价格连年上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绿色、智能、高端制造业顺利发展,市场需求不断扩大。飞机制造业价格上涨1.4%,特种电子材料制造业价格上涨1.2%。刺激消费等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改善需求消费质量现代化全面释放。工艺品、礼仪用品制造业价格上涨14.7%,运动球类制造业价格上涨4%,营养食品制造业价格上涨1.8%。 (经济日报记者 熊莉)
(编辑:富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