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燃油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达81分质量可靠性再创新高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10月17日,中国质量协会公布了2025年中国燃油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CACSI)评价结果。满意度指数保持在81分(满分100分)的历史最高水平,与去年持平。数据显示,品牌知名度和感知价值保持强劲和稳定,这是较高满意度背后的关键因素。同时,用户投诉率下降至9%,忠诚度评分达到79分。这两项指标均达到十年来的最高结果。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有一次提高一次、一次恶化的趋势。分析显示,质量可靠性表现强劲,达80.5分,较去年同期上升2分,为行业最高水平。他过去了10年。每百辆新车故障179起,比上年减少9起。但故障分布较为集中。三大系统(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辅助、内饰内饰)的故障(问题)数量占比72%,分别比2024年和2023年增加16点和25点。其中,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故障(问题)数量同比增加且居高不下,而常规结构件的故障数量总体下降。具体来说,100辆新车中最常见的10个故障(问题)分别是“车内手势控制故障”、“指纹识别故障”、“车内异味”、“风噪大”、“系统远程更新(OTA)内容少且速度慢”、“车内智能系统识别精度低”。助理”、“效率低下”平视显示器(HUD)”和“车内卡拉 OK 音质差”。 “人脸识别失败”“自动紧急制动距离判断不准确”。另一方面,2025年销售和服务满意度得分为80分,比上年下降1分,其中交付流程、在线服务和试驾的下降尤为明显。售后服务满意度为79分,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2分。售后服务五大要素中,用户对服务态度和维修服务质量评价较高。服务率满意度较低,服务效率满意度从2024年的第三位下降到2025年的第四位。确保充足的服务率、提高售后服务效率是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智能电网用户体验连接功能具有“显着的优点和明显的缺点”。评估结果显示,总体而言,认为驾驶辅助功能易于使用的驾驶员比例 (78%) 高于智能驾驶舱 (75%)。在驾驶辅助领域,“定速巡航”、“防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车道保持支持”四大功能安装率和用户认可度较高,是行业的强项。 “自动紧急制动”设置率较高,但用户体验较差,特别是紧急制动距离的确定需要首先改进。在智能座舱领域,“车载4G/5G网络”、“车联网应用”、“车载地图系统(手机投屏)”、“智能车载助手”功能配置率高,用户体验好。 “远程系统更新(OTA)”是一个需要改进的功能,因为内容和时间安排更新内容不足以满足用户需求。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和消费偏好正在呈现新的变化。从需求角度来看,用户购车考虑的前三大理由仍然是“性能好”、“品质可靠”、“舒适度高”。 “质量高、可靠性高”的比例连续三年上升,从2024年的第三位上升到2025年的第二位。“售后服务好”的比例也连续第三年上升,但“品牌知名度高”的比例连续第三年下降,2025年比2023年下降了6个百分点。满意度模型显示,品牌形象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正在减弱。此外,感知质量对满意度的驱动作用自2017年以来首次超过品牌形象。这是因为燃油车市场结构呈现稳定趋势,u此外,从消费者组织和购车权的角度来看,调查还发现,2025年新车购买者购买燃油动力汽车的比例将较上年下降3个百分点。 56%的用户在购买汽车时会考虑多种车型。其中,新车购买者/配件用户比新车购买者更愿意比较车型。他们通常选择德国品牌,更注重质量和可靠性。在服务权益方面,用户最期望的是车辆延保、免费保养等服务权益。据悉,中国质量协会自200年起已连续24年开展燃油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评价(CACSI)2、2025年CACSI测评覆盖全国35家整车厂、41个汽车品牌,重点关注149个销量优秀品牌的车型。研究区域覆盖东、南、西、北、中五个主要市场区域的101个主要城市。调查期间为2025年5月1日至2025年8月30日。通过面对面访谈和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有效样本23489人。评价指标体系由综合满意度评价、质量可靠性评价、性能设计评价、售后服务评价、销售服务评价五个轴组成。本次调查由中启国友评估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策划并实施(中国经济网记者 董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