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观察/时刻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第一次观察/时刻 |黄柚子,大问题
2025年11月8日 09:04 来源:新华社
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阳镇南富金柚种植基地,考察当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情况。新华社记者捕捉到了这一瞬间:新华社记者谢焕智拍下了这张照片。正是收获的季节,南丰村的枝头挂满了黄色的柚子。总书记走进柚子林,与村民亲切互动。这一幕让人回想起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考察时,来到湘西州凤凰县菖蒲塘村,了解贫困情况。航空、乡村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在广阔的柚子林里,总书记亲自帮助村民采摘了两个柚子。我们领导了扶贫,现在我们计划恢复。即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朴素的理念也没有改变,农业部落的性格依然完好无损。 10年两次见柚子,“三农”工作重点发生历史性转变。从脱贫攻坚到区域全面振兴,关键是发展因地制宜的产业。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我首次到陕西省延安市、陕西省安阳市、河南省考察乡村振兴。在这个过程中,我思考了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办法。”习近平总书记曾热情地说:在山东省宰庄市石榴农场考察时,提出“打造好品牌、提高质量、拓展产业链”。在甘肃考察花牛苹果时,他强调“要加强品种保护和培育,优化种植方式,创新营销模式”。“关键是提高生产力”。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出了要求,在不久前召开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上,为农业现代化规划了宏伟蓝图。正是针对这一形势,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而制定的。报告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事关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和质量”。会议还就有序区域性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农业强国建设作出部署。从时间上看,这次视察广东是中共中央四次全会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现场考察。 “十四五”即将收官,今年是做强做大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当时,秘书长再次深入农村,聚焦农业产业,发出明确信号,全面推进区域振兴是新时代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不能安于现状。 “产业振兴是区域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务实工作的抓手。”你应该重点写有关“当地特产”的文章。从地点看,2023年4月,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总书记首次出访选择广东省,来到茂名市考察特色荔枝产业,并强调“振兴荔枝产业”。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农村振兴,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寄予厚望经济大省要加快发展,积极探索经验,为促进人民共同富裕发挥引领作用。习近平两次考察广东,到粤西、粤北考察,关注农村特色产业。他关心不断推动城乡合作发展,让农民分享现代化成果。展示水果护肤品、饮料、文创产品。艺术家:陈凯兴、张晓松 编辑:王俊伟、朱继柴、林辉 作者:黄跃、胡梦雪、马晓成 视觉效果:金小千、包玉涵 新华社广东分社 联合制作:新华社第一演播室
(编辑:朱晓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