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应该是什么样子?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10日在上海闭幕。本届进博会参展企业数量再创新高,充分展现了中国市场的活力和吸引力。此次活动也让各方更加深入思考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影响。这个市场既要体现强大的经济实力,又要注重内部结构和外部责任的平衡,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和稳定的核心。庞大的总量和合理均衡的结构是看待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重要视角。预计2024年美国个人消费支出约为19.8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然而在美国消费市场结构中,服务消费占比较高,几乎达到70%,尤其是医药、金融、法律等领域。虽然这将导致美国消费市场快速扩张,但相关领域的高比例给美国民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美国虽然号称全球最大消费市场,但从全球贸易角度来看,其影响力却被高估了。有分析指出,真正有影响力的消费市场,需要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体现经济管理的均衡性和扎实性。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的特点是高度开放,而不是封闭自给自足。这个市场不应该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保护地”,而应该是一个世界各地产品汇聚的“聚集地”。佛多年来,美国一直是主要的净进口国,其市场主导地位对全球供应链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规则制定权”使美国在贸易谈判中拥有显着优势,使其能够通过调整“入场费”(关税)和“货架规则”(合规性、原产地、补贴限额等)来影响全球供应链的设计。但美国一些人坚持继续推行单边保护主义政策,特别是今年的关税上调,将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经济增长构成重要影响和挑战。有关行为将背离我们对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责任。相反,中国不断扩大开放,为全球企业提供机遇,国内外市场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高品质产品商品和服务正在进入中国。 2021年至2024年,我国共进口消费品7.4万亿元。同时,单方面扩大免签国家范围,组织“买中国”活动,优化出境退税政策。 2024年,入境游客总支出将增长77.8%,达到942亿美元。借本届进博会之机,中国抢先与53个建交非洲国家商签共同发展和经济伙伴关系协议,实现税目100%零关税。刚果成为第一个受益的国家。中国市场开放成为国际经贸合作的“稳定之锚”和“增长之源”。创新活力也是在消费市场获得优势的关键因素。这还体现在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就其引领全球的能力而言消费趋势。当前,中国在数字消费领域的创新尤为活跃。 2024年国内网络零售额将达15.5万亿元,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仍保持全球第一。与此同时,文化自信引发的“国潮”现象,正在将本土市场变成独特的文化消费地。这种创新不仅提高了市场效率,也丰富了全球消费者的选择。已成为链接民族文化信任与商业创新的典范,引领全球创新实践。巨大的市场力量也意味着巨大的责任。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必须引导可持续消费,推动绿色、循环、低碳的消费模式。例如,中国的贸易政策不仅刺激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智能绿色产品的普及,促进了环保理念的普及。同时,消费增长的成果应该惠及更广泛的人群,促进包容性增长。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是消费增速持续超过城镇,体现消费综合增长。此外,为了确保增长的质量和公平性,市场还必须充当规范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参照点。全球消费市场形势持续动态发展。凭借超过14亿人口的广阔内需基础和平稳稳健的发展步伐,中国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全球总规模最大的消费市场。同样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超越规模只是表面的,最深层的能力在于发展质量。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需要在开放与保护、创新与监管、增长与可持续之间找到平衡,让全球消费者对市场有稳定预期,让全球消费者不仅能“买”而且能“买好”,推动本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为全球经济包容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连军)
(编辑:胡锋)